
颁奖辞

有难不后退 13岁时照顾患病父亲

小小年纪下地干活已经是老手
肖乃军家境贫寒、命运多舛,但困难没有压倒他,反而磨炼了他勇于担当、乐观坚强、品学兼优的品质。
他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家庭中,父亲年轻时得了精神分裂,经好心人做媒,娶了个智力有问题的妈妈,沉重的家庭雪上加霜。2004年,肖乃军的出生给这个家庭添了一丝喜气,可能因为他的到来,父亲的病竟一天天好转起来,靠着父亲的苦力还能勉强维持生计。本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然而天不遂人愿,2016年5月,肖乃军的父亲被确诊为鼻咽癌,这个家庭一下就陷入了困境之中。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瘦小的肖乃军选择勇敢地面对。肖乃军的伯父肖德江回忆说,肖乃军的父亲生病住院的那段时间里,年幼的肖乃军多次主动向老师请假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在医院,他每天都会为父亲端尿盆、洗衣服。最艰难的是为父亲洗澡,因为太瘦弱,肖乃军根本抱不动病床上的父亲,每一次给父亲洗澡都显得那么艰难、吃力。
因为医院里晾衣服的地方高,肖乃军每次晾衣服都要站在凳子上。有一次,他不慎从凳子上摔了下来,膝盖肿了一大块。父亲问起,他只是傻笑说:“没事,只是一点小伤。”深夜,直到看到病床上的父亲睡熟的样子,他才放心。
家衰不放弃 弱小肩膀扛起家庭责任

用捉鱼捉虾换来的钱补贴家用
春夏时节的田埂上,一个不算魁梧的男人,一个小跟班,一只水桶,一把手电照亮了田间的路。每每提起这个场景,肖乃军的眼睛都有些湿润,这是父亲留给他最深的记忆,也是父亲教给他的生活能力。“父亲在的时候,总是带着我去捕虾,春天的时候五六点起床,夏天的时候4点多就起床。”父亲去世后,肖乃军就用这项技能继续为家庭增加收入。
每个星期天他会跟着邻居家的大人们到池塘边、水田里下网捕虾。当很多孩子还在温暖的被窝甜蜜酣睡时,他已悄悄起床拿着手电筒去头天晚上下网的地方收网,再把网里的鱼虾带到集市上变卖。如果一次能卖到20元钱,他就非常开心了,因为20元足以让这个贫苦的家庭改善一次伙食、吃上好几天可口的饭菜。
如果说生命中都有那么几个贵人,肖乃军的舅妈季欢绝对算一个。“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啊!穿得脏兮兮的,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初见肖乃军的时候,舅妈季欢感觉这个孩子被耽误了,嫁到肖乃军舅舅家后,季欢就开始着手改变肖乃军。每个周末,她都让肖乃军去她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学校。
“每次我都教育他,咱条件比不上别人,但咱们要跟别人比品德、比勤劳、比学习!”就这样,肖乃军在舅妈家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打扫卫生、洗衣服,什么活儿都干。每次回到妈妈身边时,肖乃军都会给妈妈带一些生活用品,把妈妈家里打扫一番,并把她换下来的衣服拿去清洗。
逆境不气馁 磨炼坚韧意志良好品质
课余时间辅导同学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