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近年来,商城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志愿者乡村音乐厅系列培训”、“2018年商城县文化馆系列公益培训”、2018年“春满中原”商城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民间艺术大师汤益侠、陈兴旺、杨雪梅、韩丽、岳云等,为商城县城乡中小学校的同学们送来剪纸工艺课程,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古老经典的剪纸艺术魅力。
剪纸艺术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到了南宋,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老师们讲述了剪纸的起源和寓意,展示了圆、月牙、齿等基本剪法。随后现场教同学们剪纸,月牙、团花、蝴蝶……一副副生动的剪纸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孩子们纷纷求教,老师不断地鼓励、肯定孩子们
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温柔和蔼的语气,同学们真心喜欢上了剪纸课堂,脸上的笑容别提多灿烂啦!
精彩有趣的剪纸课堂后,同学们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自信又快乐!
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民间技艺剪纸艺术知识,学习了基本剪法,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民族自信心。经过数百年发展,商城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
(摄影: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