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文化馆 欢迎您!当前时间: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公益活动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活动 > > 正文

承续文化血脉,播植东方之美--剪纸进校园系列公益培训

时间:2019-03-26 10:07    作者:商城县文化馆    来源:商城县文化馆    点击: 次    字体大小: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商城县文化馆积极响应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和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号召,于2019年3月21日-22日开展了学雷锋“圆梦工程”志愿服务剪纸培训走进校园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商城县文化馆学雷锋志愿服务剪纸培训小分队一行五人分别走进河凤桥乡中心完小、汪岗镇官畈村完全小学、伏山乡千金山村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剪纸课,两天三个乡镇受众学生达150余人。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其绚烂而丰富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尚合贵中的华夏民族精神,以一种朴实平素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着华夏民族理念。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剪纸艺术不仅仅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剪纸艺术家汤益侠老师用她精湛的剪纸技艺创作了一幅幅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作品。她创作的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




      老师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边演示,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目不转睛地看,专心致志地听,完成作品的一瞬间,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惊叹声,紧接着教室里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河凤桥乡中心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开心地走上讲台跟汤老师说:“汤老师,我非常喜欢您的剪纸,下次您还能不能来我们学校教我们剪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的流变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而青少年一代是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的接力人,通过校园教育阵地的传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性,进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使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