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歌行¹
【汉】无名氏
青青园中葵²,朝露待日晞³。
阳春布⁴德泽⁵,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⁶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⁷伤悲。
注释:
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2.葵:蔬菜名。
3.晞:干燥,晒干。
4.布:布施,给予。
5.德泽:恩惠。
6.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7.徒:白白的。
赏析:
这是一首激励人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向上的乐府诗歌,不仅语言朴素,深入浅出,而且饱含哲理,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前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一生中青春的赞歌。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翠绿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再到老死,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