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风·陈风·月出
【陈】无名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1.陈风:即陈地的乐调。
2.皎:月光洁白明亮。
3.佼(jiāo)人:即美人。佼,同“姣”,美好。
4.僚:同“嫽”,娇美。
5.舒:舒缓。
6.窈纠:同“窈窕”,行步舒缓的样子。
7.劳心:忧心。
8.悄:忧愁状。
9.懰(liǔ):妩媚。
10.懮(yǒu)受:舒迟、舒缓的样子。
11.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12.燎:明也。一说姣美。
13.夭绍:柔美,动态委婉的样子。
14.惨:焦躁貌。
赏析:
《陈风·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首次写月亮和月光的篇章,将皎洁的月光和姣好的女子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月下美人图,且句法独特,别具一格。
《陈风·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主人公的思念是从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主人公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陈风·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
《陈风·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兮”的声调柔婉、平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另外,形容月色的“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懰”“燎”,形容体态的“窈纠”“懮受”“夭绍”,形容心情的“悄”“慅”“惨”,在古音韵中或属宵部韵或属幽部韵,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可谓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和谐。